陶邦汽车防盗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在线充值(点击首页左上角) 全网影院免费看
本论坛转让,请电话联系:13725182718 (电话和微信同号)
查看: 29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文化遗产能产业化吗?

[复制链接]
扫一扫,手机访问本帖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4-11-18 00:57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查看更多内容,让你轻松玩转汽车技术论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  文化遗产能产业化吗?

  有人认为,文化遗产是优质的文化资源,通过产业化开发,变成经济资源,有利于其长远发展;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,保护与产业化应当截然分开,贸然对文化遗产,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市场化开发,会给文化遗产本体带来很大的伤害。产业化道路究竟是否适用于文化遗产?带着这个问题,记者采访了文艺界的委员。

 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、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文章委员认为,文化遗产不是不能产业化,但前提一定是保护,不能改变文化遗产作为遗产的属性,“文化遗产首先需要得到保护,然后才能被视作产业开发的经济资源”。

  王文章认为,保护前提下的产业化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他举了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例子。如,绵竹年画可以做成产品参加展览并且出售,但是像牛奔、舞蹈这样的民俗因为其本身难以产品化,相对就不便于产业化开发。

  对于如何探索自己的保护机制来进行市场化开发,王文章认为,各地应该在国家整体采取积极保护的法律基础上,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有效的、积极的措施来传承项目。

  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吕建中委员,身为西安民营博物馆大唐西市的经营者,对文化资源产业化也有着丰富的探索。“开发不能一窝蜂。产业化不是不可以,但要讲求方法,要根据当地的特点来制定资源的保护方案。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再加以利用。”他认为,制定保护方案时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论证,再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产业创意的方向。

  “经过论证来制定方案,把资源变成可视、可感、可消费的产品,形成独具特色、不易雷同、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。”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,吕建中在实践中得出经验,“以文化产业养文保事业,以文保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,文保事业也不用完全依赖财政拨款了。”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
收缩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陶邦汽车防盗论坛 ( 粤ICP备12082994号-1

GMT+8, 2024-6-17 03:52 , Processed in 0.069546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